金魚池社區懸掛的龍鬚溝老照片。新京報資料圖片金魚池邊上的妞子雕塑。她掉進臭溝被淹死的情景關鍵字廣告,至今還深深刺痛著人們的心。新京報資料圖片
  一份關於上世紀50年代北京龍鬚溝改造工程的親歷者手稿,日前被著名紅色收藏家王金昌收藏。這份用鋼筆書寫的手稿,是時任北京市衛生工程局副局長兼總工程師、龍鬚溝工程設計和施工總負責人陳明紹於1950年7月13日寫的《龍鬚溝改建暗溝工程》。手稿披露:1950年2月,北京市第二屆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作出決議,在治理北京污水溝時,決定首先修建龍鬚溝下水道工程。龍鬚溝工程的概算占到了當時全市花店衛生工程局全年預算的近1/5。 據新華社電
  來歷
  龍鬚溝如何變竹北房屋臭水溝?
  王金昌感慨,老舍的話劇《龍鬚溝》,講述的是經過文學房屋貸款提煉的一段精彩故事;陳明紹的工程報告,展現的是這項著名民生工程的歷史圖景。
  手稿抒情優美的文字,不似出自一位嚴謹的工程師,倒像出於一位作家。“龍鬚溝是1條寬2米多的明溝,在外城的東南角,沿著天壇的北牆曲曲折折東行,至天壇東北角折而南下,出水關入南護城河外接式硬碟,蜿蜒3000多米。”
  北京龍鬚溝源自虎坊橋,經天橋、金魚池、紅橋,復南折至永定門外護城河,橫貫北京外城的東南部。在清《宣統北京城圖》上,此河道被標為“龍鬚溝”,從此得名。
  清宣統年間,這條溝還很寬,當時有2丈多,水流較通暢,周圍環境尚可。上世紀三十年代,由於戰亂和政府不作為,河溝沒有徹底地疏浚過,溝底日益淤淺,只留下1條很窄的水道,逐漸成了垃圾場,最後變成只有1條寬2米多的臭溝。
  現場
  垃圾成山刨至5米見地
  1950年2月中旬,北京衛生工程局勘察時發現,這一帶的地質情況很壞,大多是垃圾平填起來的,刨至5米以下才見到原始地面。
  陳明紹寫道:“黑色的污水上浮著一層光亮的氣沫,每到夏季蒼蠅整個填充了這條溝,白色的蛆尾巴上都生著大辮子;臭蚊子咬在人身上就是個大包。這裡的人們,一年要有九個月聞著溝里刺人腦髓的臭味。”“由於潮濕,孩子們都生著疥瘡。腸胃傳染病的發生和死亡率,這兒占著很大的數目。”
  老舍的三幕六場話劇《龍鬚溝》面世於1951年,如今,走進龍鬚溝,看到矗立在小區的小妞子的塑像,她掉進臭溝被淹死的情景,還深深刺痛著人們的心。
  王金昌經詢問龍鬚溝的原住民得知:“龍鬚溝附近居民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手工業者。為了靠東曉市、天橋近,買賣舊貨、古董方便,即使那臭氣衝天的龍鬚溝邊上擋不住風雨的破房子,每月也要二三十斤小米的房租,但是人們也只好忍痛住了下來。”
  改造
  鋪水道龍鬚暗溝今可見
  《龍鬚溝改建暗溝工程》記載:市衛生工程局經慎重研究,採用了最後的第七計劃,即決定在曉市大街及永定門大街新建洋灰管溝及雙孔溝兩條,將上游來的污水分兩路排出,一路出永定門水關,一路入舊龍鬚溝下游;舊龍鬚溝上游待工程完成後即予廢掉,並沿舊龍鬚溝在金魚池大街建30釐米至90釐米管溝一條,宣泄當地雨水及污水。這項工程5月16日起正式開工。由於這一帶街道很窄,兩旁的建築物也不太堅固,下管、運輸材料都要使用人工,給工程增添了很多困難。在工人及工程司的緊密配合與努力下,這些困難得到瞭解決,現在正日以繼夜地加工趕修中。
  到《龍鬚溝改建暗溝工程》完稿的1950年7月31日止,龍鬚溝一期工程竣工,永內大街東便道、東曉市大街、金魚池大街和天壇北壇根4條下水道乾管被成功埋入地下,龍鬚溝西段6070米的明溝被率先填平。
  今天龍鬚溝早已改為暗溝,水從下水道通過,但在天壇東門一帶的紅橋和金魚池街,仍可看到龍鬚溝流出的清水。  (原標題:60年前手稿揭秘龍鬚溝“去臭名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w08awkn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